从没有心情到融入其中——如何对一群高中生演讲:游戏化教学的技术

从没有心情到融入其中——如何对一群高中生演讲:游戏化教学的技术

面对一群学测一阶刚放榜的高中生们,大家的心情受到了不小的冲击,也还没平复。如何能快速的透过一场演讲,让大家不止安心,还能受到启发……这对平常面对企业成人教学的我,真的是一种挑战啊!不过,看起来我做得还不错!因为有学生说"早上还带着没干的眼泪走进视听教室,最后是带着满足的微笑走出去"(引述学生的心得)。甚至有孩子在课后心得写下"您的这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与启发……能有机会听到您的演讲是一辈子的福气!"(心得公开留在 FB 在此,保证与成绩无关 XD)。像这样的学习,是如何创造的?我先来还原现场,逐步拆解,让大家知道:一场演讲的背后,我是怎么思考的。也许大家未来也有机会,面对不同的对象,创造出更精彩的演讲或课程。

换位思考、预期成果

在每一场课程或演讲前,我总是会先想象一下"如果我是坐在台下的学生,我在想什么?听完会有什么收获?"。如果能切换成这样的角度,对整个课程的目标思考会很有帮助。我想象回到我高中的时候,面对台上有一个中年大叔,要来对我们演讲,我心里可能会想:

"这是谁?讲的内容值得听吗?"

"他是不是来说教的?"

"他的经验,我能套用吗?对我会有什么帮助?"

"他分享的东西,我做得到吗?还是那只是少数人才有机会做得到?"

大概想象了一下,我就理解我先前针对上市公司企业内训的内容……"大部分都不能用!",哈!因为这些内容离高中生们太远。他们可能刚考完学测,连大学上哪一间都还不知道,如果跟他们分享职场或社会经验……真的还太遥远。当然硬要分享也可以,大家只是觉得"你很厉害",对他们来讲却没有帮助。因此,我必须要想一想:跟他们的共同点、以及影响我从高中/五专时,走到现在的一些重要观念,并且不要用"说教"的方式,而是让他们在演讲过程中,让他们共同参与我人生的一些抉择点,看看他们在那时会做出什么选择?透过亲身参与与模拟讨论,他们才会有更真实、更贴近的感受。

最后,我应该还要留下一些重要的日常技巧,让他们真实的使用,并且带得回去……。而不是只有听完演讲就算了!

有了这些想法后,我开始花时间,设计这个2个小时的演讲……。

强力开场、吸引注意

不论是高中生、还是企业人士,在课程的一开始……也许是3分钟以内,就要马上抓住大家的注意力!不然接下来大家开始分神玩手机,就很难抓回来了。不止是要抓住注意力,还要建立自己在学生前的可信度、以及课程的价值感,让大家觉得:"今天的课程/演讲,很值得听哦……"

我展示了几张仙女老师先前邀请过的讲者,包含沁瑜老师、庆坪医师、大为医师、皓云老师、心怡治疗长……等,不止让大家先恢复先前的印象,跟大家说这些人有2个共同点:第一是他们都是仙女老师的朋友,第二个是:这些老师们刚好都上过我的训练课程,等于我是"老师们的老师"(请上述老师们多包涵啊!为了在学生前制造效果 XD)。这么说之后,大家眼睛就亮起来了……。

然后,接下来我请大家猜"画面上这几位老师——包含我,哪一个高中时的成绩最差?"。答案当然是:我!在30岁前,成绩最差、学历最低、工作也最基层!当然有图有真相,我也展示了我五专、工地主任、保险业务时的照片,然后跟现在的样子做对比……(应该还是有点反差吧?我是说身材 XD)。学生们觉得更有趣了!也差太多!……还有学生真的说"福哥之前也太瘦!"(是怎样啦,我马上回:现在也很瘦啊!只是多了30公斤!同学你不用笑啦,等到你10年后也会跟我现在一样成为"有围"青年啦!)。

这样子一开场后,大家开始会好奇"老师的老师也太强!然后高中时成绩最差?是怎么从鲁蛇到现在啊?……"这样子学生的注意力,是不是马上聚焦了呢?

参与决策、建构学习

当我们年轻时,总是带着一些叛逆,对大人说的话会想"这些我都懂啦……不要再碎碎念了……",也许我们的苦口婆心,但纯粹讲述却被当成说教碎念。我可不想花时间来高中,却被当成唠叨的大叔啊!嘴巴说的可能会忘,那自己参与决策的呢?也许才能记得更久吧?

有了这个想法后,我把我年轻时几个重要的决策关卡,做成3选1的选择题,像是我在五专一年级时对电脑很有兴趣,曾经认真思考"我该转系吗?",选项有"当然转""不转,才不会浪费一年""双主修",把题目丢出来后,问台下的高中生们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好激烈!有人说"当然要转"(我现在也知道,问题是年轻时不知道啊!),有人说"双主修"(最好是我年轻时那么认真!)……最后跟大家说了我的选择"不转,才不会浪费一年",学生们都觉得我好傻好天真!(咦?我不是老师的老师吗?!),但也更能了解每个人年轻时,想法都有局限的!这个不用我说教,学生们自己却更能有深刻的感受!

类似的决策,包含了我"找第一份工作""是否转换工作""妈妈的意见是什么……"等,当我先不说答案,而邀请学生们一起参与决策的过程,最后公布真实的解答后。学生们不管选择对不对,与我的答案是不是一致。但每一个选择都是学习!而且是小组一起的决策及学习,学生们真的超投入、超开心的!

浓缩经验、整理重点

为了更聚焦学习,让学生们能带走我想要他们带走的东西,我不止是邀请大家参与决策,也分享我的生命经验,最终再聚焦成"一句话",让孩子们能有浓缩的重要学习。

像是我分享:虽然我五专时舍不得浪费一年,没有转系去读资讯相关科系,却一路学习电脑、架网站、出电脑书,最后在20年后接近40岁时,又回去学校读了"资讯管理"博士的学位。趁着学生们觉得惊讶时,我浓缩成一句话"别让学位限制了你的学习!",我希望孩子们不管读什么学位、读什么学校(因为知道他们学测刚放榜),但不要让这些外在的东西,限制了自己的学习!这句话也成为很多孩子们在心得时,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之一。

其他的像是配合着职涯选择,跟大家提到"你应该勇敢,但不要冲动",以及"让家人放心、走自己的路"……这些都是在分享了经验,并展示了真实的照片后,聚焦浓缩的几个 Keyword。从孩子们的演讲后的心得跟收获,我知道他们带走了一些东西。像是以下的心得:

"你可以不爱上学,但是不要停止学习",是这场演讲里我最喜欢的,也是我体会最深刻的一句话。……。戴同学。

"老实说,我其实没有心情好好专心去听这场得来不易的演讲。但神奇的是,当我听见福哥幽默的开场白之后,我渐渐地摆脱原本不快的心情,接着一步步跟着福哥进入他分享的三个动人故事中……",杜同学。

"听了福哥的演讲,也让我更有方向去面对自己未来大学的选择",张同学。

"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选择要勇敢但是不要冲动",项同学。

"但在福哥开始演讲后,营造出来的气氛,瞬间就让我融入其中,忘记之前的不愉快,",王同学。

"这场演讲不同于其他总是很正经的演讲,而是在欢笑中还能学到受用一生的道理",叶同学。

"听完福哥的演讲,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意志及肯定自己的价值,您的这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与启发……"

课前课后、实做练习

我当然知道,有时会发生"在教室里充满感动,回到家中却一动也不动",所以为了确定学生们能透过这场演讲,真的带走一些东西,我跟仙女老师合作,针对课前课后都设计了不同的学习。像是"50个人生梦想"的练习,如果只是在教室里说,大家只是看过,其实体会也不深。我请仙女老师当成学习单,请大家在演讲前就要练习写,学生的心得是:

""写下人生最想完成的50件事"让我很印象深刻,也会想努力完成,而我是写到40几个的时候才停住……"

"看起来轻松的学习单竟然花了我快两个小时的时间,以为可以轻易就写完的我在写到第36个就已经想不出来。当下的我脑袋简直是打了个结……"刘同学

"在写五十个梦想时,我想起了想去德国读书的愿望……看着还剩一半的空白,深吸了口气,'试试看,写下吧'我告诉自己……",刘同学。

当然,也要谢谢仙女老师,让学生们集思广益,透过邀请我来的过程,自己做了许多功课,还贴心做了卡片。其实重点都不在于这些外在形式,而是透过设计规划开启学生们的用心,当然对整体的学习有更好的效果。

小结

简单的分享了这场对高中生场次的演讲,也让我再一次复习了同学们写下的心得,甚至再看了仙女老师女儿安安——用平实的文句写下来的心得"我们的成功自己决定,没有人可以帮我们决定一切",以及"我还发现福哥跟我们家妈妈一样,会先分组,选组长,选一个负责计分的学生,他们几乎都用一样模式"(哈哈,被你发现了!)。这也让我自己觉得,先前用心的准备这场演讲,真的是值得!

重要的是:你有发现,整个演讲的过程中,我们应用了哪些学习理论吗?我们是怎么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呢?面对刚放榜而心情不好、状态不佳的学生们,我们做的这些事情为什么会有效?又怎么用学习理论来解释呢?

这个,我们就留待之后的文章再说啰!

Read more

关于福哥 2025

关于福哥 2025

王永福(福哥) F 学院——线上课程平台创办人 资讯管理博士 Ph.D / 简报技巧教练 / 老师们的教学教练 企业讲师 & 作家 update: 2025.03.01 简介 福哥——王永福老师,为兼具教育训练实务经验与学术研究之顶尖讲师,同时拥有书籍、论文、线上课程、部落格、Podcast、电子报等著作与产出。在企业训练15年的经验中,教导了许多优秀讲者、也影响了超过上万名老师。使命是帮助更多人发挥天赋,成为更好的自己,拥有更好的人生。 企业核心训练课程为:专业简报力——简报技巧训练,与教学的技术——内部讲师培训。线上课程有「简报的技术——线上课程」「教学的技术——线上课程」「简报的技术 60 分钟快速上手」「游戏化教学的技术」等。也是百大企业讲师推荐网站共同创办人,帮助更好的讲师被看见。

By Jeff Wang
警察专科学校「游戏化教学的技术」教师演讲

警察专科学校「游戏化教学的技术」教师演讲

站在走廊上,大概听了超过100次以上的"长官好!",来来回回经过的警专学生,非常有礼貌的向我敬礼。 我当然也不断地点头回礼,过程中一度,想说要换个地方讨论。因为这是演讲刚结束,我准备离开的时候站在出口旁,刚好遇到下课的学生。 除了学生们的礼貌让我印象深刻之外,另外在演讲结束后得到老师的评语,也同样让我感动: "十年来最精彩的一场演讲"……教授主管 "改变教学的火苗,从这一场演讲开始"……警专高阶主管 "超级赞,一语道破教学盲点"……陈教授 "这是场听得懂、学得会、带着走、做得到的演讲,非常受用"……L.Y. 老师 这边还有更多老师们的回馈(FB Po 文) 用演讲表达尊敬 几个月前,接到警察专科学校的邀约。我其实没有太多考虑就同意了! 不管大家平常对警察的印象如何,我认为警察同仁还是很辛苦的!

By Jeff Wang
《教学的技术》小组讨论法

《教学的技术》小组讨论法

先前写了几篇讲师教学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这篇我想要直接切入重点,谈谈职业讲师教学技巧的核心技术之一:小组讨论法。 先以我教课的实例来看好了:每次企业内训开始时,虽然我会做一个很棒的开场(这个以后教),也跟学员建立信任及破冰(这个以后写),甚至开始进行简单的举手互动及问答法加温(这个还是以后写 XD)。但我总是觉得大家到了这个阶段,都还是冰冰冷冷的。虽然已经有互动、也开始跟台上的讲师(也就是我)有一些简单的交谈,但是你看得到现场的气氛,还是以台上讲师为主,是一个由台上往台下的流动方向。一直要到开始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,台下的气氛才会开始活络。 这个活动就是:"小组讨论!" 举个例子,如果您教的课程是会议管理,你可以问大家"公司在开会时,有哪些常见的问题?";或者是教主管面试技巧,你可以问"面试时你经常会问应征者哪些问题?";或是你教的是产品设计,你可以问"公司的产品设计包含哪些流程?";也许你教的是品质管理,那可以问"品质管理有哪些工具或手法?"

By Jeff 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