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教学的技术》小组讨论法

先前写了几篇讲师教学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这篇我想要直接切入重点,谈谈职业讲师教学技巧的核心技术之一:小组讨论法。
先以我教课的实例来看好了:每次企业内训开始时,虽然我会做一个很棒的开场(这个以后教),也跟学员建立信任及破冰(这个以后写),甚至开始进行简单的举手互动及问答法加温(这个还是以后写 XD)。但我总是觉得大家到了这个阶段,都还是冰冰冷冷的。虽然已经有互动、也开始跟台上的讲师(也就是我)有一些简单的交谈,但是你看得到现场的气氛,还是以台上讲师为主,是一个由台上往台下的流动方向。一直要到开始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,台下的气氛才会开始活络。
这个活动就是:"小组讨论!"

举个例子,如果您教的课程是会议管理,你可以问大家"公司在开会时,有哪些常见的问题?";或者是教主管面试技巧,你可以问"面试时你经常会问应征者哪些问题?";或是你教的是产品设计,你可以问"公司的产品设计包含哪些流程?";也许你教的是品质管理,那可以问"品质管理有哪些工具或手法?"
当这些问题出现在投影片上后,你请台下的学员,把问题的答案写在一张大壁报纸上,然后给大家一个时限(譬如:90秒、2分钟、3分钟、5分钟……等)。时间一到,请大家停止讨论,然后邀请其中几组(组数少时可全部邀请)上台发表,发表时也限定时间,时间到再邀下一个小组。然后等到大家全部发表完后,讲师要汇整大家的意见,提出讲师自己的看法或解答。学员再从自己刚才的答案与老师的补充中,有更深入的学习。
整个过程由老师出题 > 学员讨论 > 学员发表 > 老师总结。这就是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操作。
不难吧?!如果不难?那为什么没有很多人用?或是用得不顺呢?以我个人的经验,可能会有以下二大心结:
1. 讲师讲述比较快,小组讨论太花时间
这个说法表面上没有错,单纯讲述当然最快,小组讨论还要出题目、请大家讨论、发表再总结,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讲结论就好?那是因为人不是电脑,不是老师讲了台下就会听、就会记得住。讲述时,老师说学员听,但小组讨论时,老师出题后,学员要先想、动口讨论、还要动手写下,经历过这些阶段……总不可能放空吧?所以讲述法教得快,忘得也快!小组讨论法则是教得慢,但记得更多!
2. 如果老师没有讲,学生不会怎么办
企业学员——也就是成人学习者,并不是一张白纸!有些基本的问题,其实大家都有一些掌握的。像刚才"开会时常见的问题?"或是"客户常见的抱怨",或甚至"产品设计的流程",这些问题台下都会有一些理解,半猜半记也会说出一些东西。而经过挣扎后,老师再加以补充,学生也可以对一下他们刚才的想法,这时学员反而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!答对的人会开心,即使答错反而会更警觉!如果真的有些太难的问题,也可以考虑变形式的小组讨论,做成排排看或连连看的方法(以后写),或是填空格的方式,这些都可以降低讨论的难度,但却又不失讨论的效果。
其实要打破这些心结也不难,身为老师,你只要想一想教学的核心:到底目标是你想说的多?还是希望学员学得多?再更进一步说:我觉得"老师说得越少,学员学得越好!"。当然,小组讨论只是一个方法,还有更多的手法,我以后有空再慢慢写 XD

小组讨论的重要提醒
当然,要做好小组讨论,还是有几个重要的提醒:
1. 题目要清楚
题目一定要清楚的展示在投影片上(还记得大字流),如果没有 Show 出来,经常会在题目出完后听到"老师,我们要讨论什么?"(气 & 无奈XD);而且记得要聚焦,最好只讨论单一问题。譬如"产品设计的流程有哪些?过程中会使用哪些工具?造成什么影响?"就不是一个聚焦的问题。可以拆成"产品设计的流程有哪些?"或"产品设计过程中会使用哪些工具?",这样单一的问题。
2. 要写在大张纸上
没有写在大张纸上的讨论叫聊天!最好准备粗笔写在大壁报纸上,这样不仅讨论时会聚焦,发表时也会有一个参考或视觉辅助。
3. 时间要抓紧
如果时间太松,大家就会开始聊天。甚至有人会跑去其他小组看看在做什么,或是有人会跑出去……上厕所!哈!所以要抓紧时间,甚至用音乐跟计时,以及讲师的主动倒数,来塑造时间压力!
4. 要邀请大家发表
在出题目时,老师就要提到"等一下会邀请大家上台发表",把这个指令先下去,大家讨论时就会更认真。当然考虑到时间因素,发表时间也不一定要指派每一组发表。但是要记得不能破自己的梗,要让大家觉得都有机会上台,这样效果才会好哦!
当然,除了这四件事之外,还有一些让效果更好的小细节。例如挑选难易适中的题目、讨论时背景音乐的挑选、讲师巡场的做法、搭配团队动力机制让发表更踊跃,甚至像大现场或没有桌子时的变形方法、以及包含小组人数的选择(大现场人数小、小现场人数中),这些未来有机会,再一一跟大家说明。
小结
在《教学的技术》系列文章,我第一个写的教学技巧就是"小组讨论法",你就知道这个方法有多重要了!特别是在企业内训的现场,面对台下有经验,甚至带有"我来看看老师你要说什么……"这样态度的学员。小组讨论法可以有效翻转台上 > 台下的单向互动关系,把学习的球丢给学员,让学员开始动口、开始动手、也开始动脑,之后老师再拿回球权,做一个有洞见或有条理的汇整。这个在越专业的学习现场,越会发现这个方法有用的地方!在过去十年的企业教学经验中,这绝对是价值连城的方法。现在没有保留的交(教)给您,就看您怎么在实务上有效运用啰!
下次见!